草原牧医[六零] 第330(第2/3页)
章节报错
”杜川生掐着腰,微笑着望林雪君。
“是要来继续研究绿僵菌吗?这才开春,呼盟要到五六月才有虫子呢啊。”林雪君诧异道。
杜川生神秘地摇摇头,笑容愈发大了:
“不是为研究绿僵菌,但也可以研究绿僵菌。”
“什么意思啊?”林雪君愈发迷糊了,而且杜教授真的笑得好贼啊。
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林爷爷也皱起眉,这位杜教授好会卖关子哦,怎么还不讲要干嘛。
“去建中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唯一的国家级草原科学科研机构。”杜川生深吸一口气,“国家将持续拨款支持研究所的各项研究,会不断有人才涌入进来参与研究。
“去海拉尔建研究所。”
“哇!”林雪君不敢置信地瞠目,天呐,中农科的草原研究所要建在海拉尔?
大海拉尔崛起啦!
她这一个喜讯都还没消化呢,手上忽然被塞了张纸。
疑惑地低头一望,她嗷一声叫。
坐在椅子上的林爷爷吓了一跳,忙撑着椅子站起身,探头也往纸上看。
下一刻,林老爷子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得意地轻拍孙女背脊。
20岁的助理研究员,最年轻的副教授级别畜牧业骨干人才,林雪君,哈哈哈,他林怀江的孙女!
草原童话【2合1】
森林后飞来一只喷着火的大恐龙,在她面前低下头颅求她摸脑袋…
阳春三月, 阿木古楞在扬州亭台楼阁间写生,蜂蝶翩飞,波光里映着满园的花红柳绿, 已是百花盛开的温暖春色了。
而首都终于等到万事俱备, 随队北上的林雪君,一路看到的却是越来越苍凉的冬日枯树和斑驳原野。
中国真的好大啊,地域辽阔,甚至横跨四季。
草原研究所的实习研究员来自天南海北,他们在首都等到其他城市赶过来的年轻人, 又在火车路过齐齐哈尔时接上从哈尔滨过来的两个实习研究员, 这才汇集齐了草原研究所成立以来的第一批成员。
杜川生在火车上就跟大家开了不止一场会, 商量设立研究所的部门, 划分职能, 初步确定大家的工作。
所里其他人都是大学生,有的还在毕业后跟着比较不错的老师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 全称得上畜牧业、兽医行业等专业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唯独林雪君没有大学文凭,是个只有20岁的支边知青。
虽然大家对林雪君多少有些好奇,但也不敢轻视她。毕竟这个人光是去年下半年就在各大小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专业文章, 不是谈‘奶业发展’的, 就是聊‘蛋奶营养’的,还有许多关于‘生猪屠宰管理’‘动物寄生虫病预防与治疗(一)(二)(三)(四)’‘中草药种植、采摘、炮制及运输’的, 各个都是当下牧业关注话题,颇多先进见解,很了不起。
因为她的文章格式做得太好,许多带学生做研究的老师甚至让大家写论文都以林雪君的文章为模板。虽然她的才华实在令人羡慕嫉妒, 但不得不说她的文章格式的确优越, 列表清晰、逻辑通畅, 谁读了都觉得是种享受。
另一方面,杜川生教授待林雪君的态度十分平等尊敬,仿佛这个年轻人不是个小小年纪的助理研究员,而是对杜教授很重要的贵人,或者忘年交好友一样。
虽然林雪君的确常常跟杜川生教授聊工作都能做到有来有回,但也的确够令人侧目的——她怎么就那么厉害呢?
火车在海拉尔停靠,大家陆陆续续下车,一群青壮涌过来接站时,年轻人们还没觉得怎么样。
可当每个青壮见到林雪君都笑呵呵地热情打招呼时,大家终于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好像海拉尔这一片儿所有人都认识林雪君似的?咋地?海拉尔之王啊?人面儿这么广的吗?
“你在这儿啥身份啊?”哈尔滨上车的性格开朗的实习研究员文强忍不住凑到林雪君跟前小声询问,表情神秘兮兮的。
“呼色赫公社社员啊,咱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草原局特派专员?或者…兽医员算不算身份啊?”林雪君有点被问懵了,看他表情总觉得他问的好像不是这个。
“……”文强瞠目挑眉,“你这身份不老少啊,三头六臂滴呗。还不止吧?我瞅着这帮人一见你跟见到亲戚似的,啥背景啊?”
“哈哈哈,这边离我们呼色赫公社近,好些过来接站帮忙的都是我们呼色赫公社的社员。
“杜教授给海拉尔草原局打电话请冯英局长帮我们先安排临时住处和工作单位嘛,冯局长也派了些人来接站,好多都是跟我接触过的工作人员。那边那位同志,我每个月都要向他提交草原上各项状况数据记录报告的。”
林雪君忍俊不禁,文强这问的好像她是这边地头蛇似的。
“啧啧,你人缘儿真挺好哇。”文强啧啧道。
“草原上没有人缘不好的兽医。”林雪君说罢挎上自己的小药箱,刚想去拎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