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远处的景象!”

“原来是这样,大将军当真是学究天人呀!”狄仁杰笑道:“这千里镜若是用在军中,便可先发制人,实乃军国重器,对了,现在多吗?”

“第一批只有十具,其中三具给了海船,其余七具都带来了!”高五娘道:“没有办法,这透明的水晶本来就不好找,打磨的高手匠人更是不多,这十具都已经花了二十多个匠人五六个月时间。”

“足够了,足够了!”狄仁杰满脸笑容,他小心翼翼的将那副千里镜放回托盘上:“高五娘,你此番可是立下大功了,这千里镜的工匠和制作工艺一定要小心看守,千万不能流失出去!”

“这个小人理会得!”高五娘道:“不过狄相公您放心,再过个两三年,这千里镜就可以变得便宜起来了!”

“怎么说?”

“这千里镜里面最昂贵的就是那水晶,听大将军说,他有一种办法可以把琉璃也变得如水晶一般透明,若是如此,这千里镜将来的花费就少多了!”

“嗯,若是这样,那就太好了!”狄仁杰笑道,千里镜这种新奇的工具让他十分欣喜,他少有的和高五娘开了个玩笑:“五娘,你这次功劳不小,干脆我替你上书朝廷,要个诰命如何?”

“多谢狄相公了!”高五娘笑道:“其实诰命不诰命的倒是不着急,奴家有一件事情倒是想要劳烦狄相公!”

“什么事?你说!”

“奴家听说河南眼下正在发蝗灾旱灾!”高五娘笑道:“也不瞒狄相公,奴家的工坊这几年事情多的做不完,人手缺的要命!所以……”“你想从河南那边发买些人?”狄仁杰笑道。

“其实主要是孩子,最好是十一二岁到十六七岁的机伶小子最好了!”高五娘道:“您也看到了,我工坊里这些器械都精巧的很,气力倒也还罢了,最要紧的是要机灵,肯学能学的。这个年纪的小子气力虽然还差些,但学东西快,当五六年学徒就能出师做事情了!”

“原来是这样,那倒是有些为难了!”狄仁杰叹了口气:“这可是要离人骨肉的事情呀!”

“也不是只要小子,沧州那边做什么的都能有口饭吃!”高五娘道:“不过呢最好不要是那种宗族抱团的,不然在工坊里面做不长久,好不容易练出来两年就去种地了!”

“嗯!”狄仁杰点了点头:“这样吧!我给你开一张书帖,至于别的事情,就只能看你自己了,如何?”

“那就多谢狄相公了!”高五娘大喜道。

原来古代社会手工业工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很难找到足够的有技能劳动力。一般来说,古代社会绝大部分人口都是从事农业劳动的,绝大部分手工业者通常也同时从事一定的农业劳动。

以纺织业为例,即便是古代松江地区的棉纺织和丝纺织工人,通常也都有自家的田地,农忙时经营农业,农闲时从事手工业生产;而英国的纺织工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也都是在城郊地区,在他们住宅后院通常有一片菜地或农田,他们绝大部分食物是自己生产获得的。

祖宗之法

这种经济形态其实对于手工业劳动者其实是很有益,拥有自己的田地和住房,粮食蔬菜和住宿不用花钱,甚至劳动工具也是自备的,这些劳动者的境地要比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在手工作坊里面终日劳作,计件付筹的劳动者(比如明末江南的机户)要好得多,无论是平均寿命、身体健康程度,养育后代的多少都要远远超过当时的聚集居住在城市中的手工业劳动者。

但对于企业主来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手工业者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就意味着劳动力的供给是季节性的,在农忙季节,手工业者要去经营自己的田地,是无法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经营者的生产计划受到各种限制;而且手工业者分散居住在乡村或者村镇,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仓储物流成本;受限于手工业者的财力和技术,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很难投入使用。所以当古代手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就面临一个问题,从哪里能得到足够多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这个问题西方是通过“羊吃人”和价格革命做到的,而在古代中国,明清两代人口的激增使得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同时,也有足够的剩余劳动力供给,从而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的外向型手工业发展极快,在满清末年甚至出现了手工业农业国向西欧工业国倾销手工业品的奇葩现象。但问题是在公元七世纪的大唐的人口要远远低于明清两代,光是南方长江流域就还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更不要说王文佐刚刚征服的东北亚地区了,更是沃野数千里,要想等到人口自然增长到填满这些新地,怎么算也要再过两三百年。

所以王文佐在河北地区——其实主要就是范阳——沧州轴心经营的手工业中心一开始就遇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这一点倒是与近代的沙俄差不多——手工业的技术、资金是外部输入的;市场也主要是军事、航海、殖民贸易之需;有充足的外部待开发土地,劳动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像明清时期那样指望过剩人口来当手工业者那是白日做梦,像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