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第2/4页)
章节报错
城那样四四方方,宽阔平坦,一眼望去数百米都没有什么东西遮掩,它这里的视野挺逼仄。记者们在后头凭借着小巷子加夜色的掩护,跟了一段时间后才被刘天仙发觉。
&esp;&esp;她紧张道:“方沂,有人在拍我们……你,你发现没有?”
&esp;&esp;“发现了。”
&esp;&esp;她揪住方沂的衣服口袋,很焦心:“那怎么办,是去接受他们的采访……还是回去啊,最讨厌有人跟着!”
&esp;&esp;方沂不以为然:“你就当不存在就是了,美景不可辜负啊。”
&esp;&esp;新竹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客家人、闽南人、宝岛少数民族及新住民等族群互相融合,发展出多元丰富的在地文化。比方说你在海边看得到停泊的渔船,劳累一天的土著渔民们几近于赤膊,把略带咸腥的海鱼往蓝色塑料箱里面狂倒,箱子又打包进货车车厢;几十公里外,新竹产业园(宝岛硅谷)又能见到当今最顶级的芯片从流水线上下来,各种世界一流工科大学的研究员们,源源不断的加入到这个小渔港,而且渐渐的使得整个渔港现代化和人口换血。
&esp;&esp;并开始消解掉了本地的渔港文化,而使其转而成为一种历史符号之类的东西。像是方沂和刘天仙来的这夜市城隍庙,它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人们只把这当做是谈恋爱凑热闹的场所,而忘记了它最开始是求平安求渔获的。
&esp;&esp;这就很有意思,其实是拍电影的一个创作素材。可能祖祖辈辈打渔的这帮人,打着打着就发现自己被淘汰了。而渔民的孩子见识到了现代化生活后,可能既没有办法继续打渔了,又没办法读到斯坦福之类的高校转变为新一代“新竹人”,高不成低不就……这种群体性的茫然和无措是文艺佬们很喜欢的,方沂虽然不拍这种片子,不过这不耽误他汲取灵感。
&esp;&esp;——在城隍庙上完香后,跟踪方沂的人已经远远不只是几个记者了,还有为数众多的当地粉丝。
&esp;&esp;粉丝们也很知趣,不会来打扰他们,方沂微笑着和他们挥手。往这条夜市的一头走向另一头,遇见什么卖相不错的,就招呼刘天仙和另外俩挡箭牌过来品尝。
&esp;&esp;新竹夜市有十大美食:贡丸、豆花、蚵仔煎、粄条,炸粿……方大导最喜欢的是炸粿:把地瓜片、芋头片、米糕、肉粿、蒜头、蚵仔嗲等等裹上一层粉,放油锅里炸,十来秒就捞出来,沥干油,抹上一层甜辣酱,味道不错。
&esp;&esp;刘天仙一边吃,一边惆怅道:“别人上了红毯得节食减肥呢,结果某人带头开小灶,还美名其曰是采风……男人长了个几斤感觉变化不大,不像我们女的,五斤就是很明显的变化,得被人骂。”
&esp;&esp;方沂最近锻炼过头,肚子里缺油水,就去拖她盘子里的炸粿:“你就说你要不要吧。”
&esp;&esp;她两手护住,“不不不,让他们骂吧,我承受得住。”
&esp;&esp;支起的小桌上,还有郭凡和白羽这两人。白羽被本地记者的阵仗吓到了:这些人直接就坐在另一桌,毫不在意外界粉丝的眼光,故意用长镜头拍一些高清图,闪光灯没有停过。
&esp;&esp;大陆不一样,敢这么干的记者偏少。大陆记者玩脑的,这么下三滥得挨骂,整体社会意识不认同这么搞。
&esp;&esp;什么导致的这种区别?
&esp;&esp;方沂搁下筷子,解释说:“小市民文化。”
&esp;&esp;他之前路演去过港地,发现狗仔们并不是看人下菜,而是无论身份怎么样,一样的惹怒你,一样的故意把新闻搞大:
&esp;&esp;港地有个靠卖吊扇起家的富豪,人称风扇刘,吊扇刘,一度做到了港地十大富豪之一,拥有数百亿资产……但这种级别的富豪,出门还是有一堆狗仔跟着,如附骨之疽,记者们直接把长镜头往吊扇刘的脸上怼,生怕不能得罪阔佬。
&esp;&esp;还有现在的华人首富李家诚,有时候要刻意的留出给记者提问的时间,遇见难堪的问题也不能发怒,得笑着打太极拒绝掉,如果发怒了,大众就觉得李家诚展现出来的形象不够成熟,进而他手底下的公司市值都会受到影响。
&esp;&esp;五年前的时候,大陆青年演员的领军人物还是陈昆,他去港地参加《画皮》的宣传。港媒原本对他的到来“好奇又期待”。这哥们和迅哥儿一起去中环买包逛街,发现有一大堆记者,当即便发怒了,竖起中指,之后开展起了“商场大逃亡”,把记者当狗屎一样的甩开。
&esp;&esp;好不容易甩开了,记者又通过陈昆的经纪公司联系到了他本人的电话,询问他和周迅的关系怎么样?陈昆不知道就接了,继而当场破防:
&esp;&esp;“你怎么有我电话?fxxk!即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