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死了之后,并没有立刻把消息传出来,而是秘不发丧,这是因为还有事情没有办完,原本在刘知远病重的时候,大臣们就建议,赶紧把刘承佑封成王爵,这样一来继承皇位就好看多了,此时虽然刘承佑顶着一大堆的官职,但是却不是王爵。

可是还没等刘知远下诏,他就死了,大臣们很无奈,只好自己拿主意,而刘知远的死讯还是不能发布,刘知远是一月份死的,但是他的死讯则是二月份才发布。

当时执政的几个大臣,先宣布封刘承佑为周王,随后等了一会,就又宣布刘知远驾崩了。这个消息封锁的还是很好的,一宣布一时间天下缟素,朝堂中也是哭声一片,但是几分真心却不清楚。

此后,大臣们拿出刘知远死之前的遗命,念了起来,反正就一个意思,他的二儿子刘承佑必须要当皇帝。

不久刘承佑成功当皇帝,还是按照规矩来,大臣们上表请求刘承佑赶紧即位当皇帝,然后刘承佑拒绝,随后大臣们再上表,刘承佑在拒绝,就这样反反复复四次(这要浪费多少纸。),最终刘承佑这才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和他父亲的托付。

刘承佑这个家伙是个少年皇帝,可能一说少年皇帝大家就想到了汉武帝刘彻(电视剧深入人心啊),但是虽然这两个人都姓刘,而且当皇帝的时候都是比较年轻的,可是能力和成就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汉武帝一生戎马追击匈奴,开疆拓土,但是刘承佑却是成了亡国之君,这就是差距。

但是刘承佑能力不能,水准不够,心智不是很成熟,但是他刚登基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比汉武帝还要复杂一点。

刘承佑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蜀国打过来了,其实这件事应该从刘知远那时候说起,当时契丹进入中原,任命了两个人一个是候益、一个是赵匡赞(赵延寿的儿子),等到刘知远进入中原,赶走了契丹,候益和赵匡赞很担心刘知远会把他们干掉,毕竟他们是跟着契丹混日子的,所以就准备投诚蜀国。

蜀国一听,有大将来投,也是十分高兴,立马就派人跑到大散关一带声援候益和赵匡赞等人,并且随时准备进入凤翔和关中。

其实在造反之前,赵匡赞也是十分纠结的,他身边有个谋士就曾经劝他:“你的父亲赵延寿进入契丹,难道是心甘情愿的吗?现在刘知远刚刚取得天下,正是收拢人心的时候,这时候你要是能够主动认错,归顺汉朝,富贵自然不是问题,到蜀国去,并不是万全之策,‘蹄涔不容尺鲤’(牛马蹄印里的水,容不得尺长的鲤鱼),你一定会后悔的。”

赵匡赞听了这话,觉得有理,蜀国虽然不错,但是很明显没有在中原有前途,于是赵匡赞赶紧写信给刘知远,要求入朝归顺朝廷。

刘知远就问赵匡赞的使者:“赵匡赞为什么要归顺蜀国呢?”那个使者答道:“赵匡赞之前跟着契丹,而且他的父亲在契丹当官,怕你杀了他,所以想去蜀国避祸。”

刘知远听了,呵呵一笑道:“赵匡赞父子本身就是中原汉人,赵延寿只是不幸身陷契丹而已,现在听说也已经被契丹关押起来了(被永康王击败,软禁于契丹。),我又怎么忍心加害赵匡赞呢?你回去就让赵匡赞和候益放心大胆的来吧,我保证他们没事。”

赵匡赞的使者高高兴兴的回去了,而刘知远却还是一脸的忧虑,作为一个武将加政客,刘知远上面说的那些话不乏有表演的成分,其实如果有机会别说赵匡赞,就算是赵延寿他都想杀死,但是没实力没条件罢了,所以他只能妥协。

但是刘知远还是派了大将王景崇前往关中一带监视或者说威慑赵匡赞和候益,在临行前刘知远给了王景崇一个密诏:“赵匡赞、侯益的心,都不可知。你们兵到那里,他们已经入朝,就不再过问;如果他们还在观望犹豫,应当随机从事,该杀杀,该灭灭。”

王景崇到了长安,蜀国的军队已经到了秦川一带,但是王景崇的兵比较少,于是就联合赵匡赞的一千多名牙兵一起抗击蜀国大军。

但是王景崇担心赵匡赞的牙兵逃跑,于是就像在他们的脸上刺字,这时候蹦出来一个大将叫做赵思绾的,他主动请求给自己脸上刺字,但是他有一个要求,这些牙兵要他来统帅。

这让王景崇很高兴,觉得赵思绾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于是对赵思绾也是十分的信任和重用。

而赵匡赞在此之前已经进入了中原面见刘知远去了,所以他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而蜀国方面跑到了长安,听说赵匡赞已经进入中原了,想要回去,但是却被王景崇拦截住了,王景崇击败蜀军,蜀军急忙逃遁,而在凤翔的候益听说蜀军败了,急忙关门自保,抗击蜀军。

此后王景崇率领大军将境内的蜀军全部驱逐,打了好几个胜仗,俘虏四百多人。

上面我们说到,赵匡赞那已经启辰去了京城,但是还有一个人,候益他还没出发,原本按照之前刘知远的密诏,此时应该杀死候益,但是王景崇此时却犹豫不决了,因为他不知道新皇帝对这件事怎么看。

刘知远的密诏只有他知道,新皇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