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不更亏了……”赵泗闻言眉头一皱,却也只能老实给始皇帝研墨。

话说回来,随着算缗的强制推行,作为算缗的主要负责人,提及赵泗的奏折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

当然,所有人都清楚始皇帝对赵泗的亲近,因此目前言及赵泗的奏折以试探居多。

无非也就是隐晦的表示赵泗的某些行为有失矩之疑,甚至更加隐晦的事情则干脆不提及赵泗,而是借古喻今。

比如说从前某个君王对某个大臣亲近无度,忽略了帝王威仪,以至于臣子心生骄横,愈发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因此造成了什么什么样的后果。

说白了就是在那阴阳怪气。

还别说,这种类型的奏折还挺多的。

赵泗这几天看了不少,全都当小故事看来打发自己的时间。

不过就目前而言始皇帝绝对是一个称职的老板,对于流言蜚语选择视若无睹,甚至压根不看。

针对赵泗的奏折都多了起来,就更不用说针对萧何曹参周勃三人的奏折了。

相比较于针对赵泗的隐晦和试探,萧何曹参周勃在大部分人眼中无非是赵泗的羽翼,依附于赵泗而存在,因此出手就更加肆无忌惮。

动不动就其心可诛。

动不动就为官不正。

要不就是国之蛀虫。

总之古代的政治斗争说白了其实就那么回事。

无非就是用各种手段让一个始皇帝对赵泗产生猜忌,因此君臣疏远……

只要始皇帝对赵泗有那么一丝的不信任和猜疑,必然会有一大堆人蜂拥而至,推动赵泗从亲近大臣的位置上跌下来。

说起来就有点像动物之间的求偶。

把别人踹下去,然后自己孔雀开屏吸引君王的目光获取亲近的地位。

挺无聊的。

赵泗看着始皇帝写完圣旨又继续重复的辅助始皇帝处理公务。

直至黑夜降临,从垃圾话里面扒出来的公文才终于处理妥当。

剩下的是厚厚一沓子加起来都够出一本书的弹劾。

“拿去烧了吧……”

始皇帝摆了摆手。

赵泗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算缗的进度加快一些,秋日之前,要竞全功。”始皇帝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时间飞逝,秋日将至。

“唯!”

赵泗躬身领命,退出皇宫。

夜间值守宫禁的是夏侯婴,现在已经在换班了,离去之时还和赵泗打了个招呼。

弹劾自己的奏折越来越多,赵泗的君子之名似乎蒙上了一层污点,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

君权强盛有一点好处,只要君主能够坚定不移的选择相信,那所谓的政斗就和笑话差不多。

真要是把皇帝换成刘协亦或者换成高贵乡公曹髦,那君王再怎么信任同样也没什么卵用。

始皇帝再怎么说也是第一个大一统君王,君权强盛自然无需多说。

抬眼看了一下已经攀上树梢的月儿,赵泗惊觉夏天已经即将到来。

“算缗要加快进度了!”赵泗微微呢喃。

众所周知,秋日是发兵的好时机。

不管是对于农耕文明还是对于渔猎文明还是对于游猎民族,这都是丰收的季节。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始皇帝是打算赶在秋收之前迁发第二次迁王陵令主动逼反潜藏于国中的不稳定分子。

当然,如果始皇帝不那么着急,大可以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法,但很显然,始皇帝不打算等那么久。

战争虽然劳民伤财,甚至会损伤民力,但是毋庸置疑这是最快的手段,并且能够极大的加强皇权。

始皇帝需要的是不断的胜利来强化自己的话语权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陷入争斗的泥潭之中。

“哀民生之多艰啊……”

“不过这次动荡过去,就是真正的四海升平了。”

接下来的时间,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转眼之间,秋日将至。

首先是航贸军府,已经逐渐开始扩编,随着蓬莱等沿海港口生产的海船越来越多,大秦的运输船已经足够使用,如今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战船。

扩编的海军依旧是役兵,主要从齐地征召,另外辅以一部分老秦人的中下层军官。

如今航贸军府正式海卒已经扩编至三万,能够调集的战船有上百艘,如果兵力尽起的情况下,把运输船也算上,能够调集的战船就足有三百多艘,能够派的上的人手有十万之众。

不过目前仅仅是扩编……海卒和陆军大相径庭,人数战船确实是有了,但是大秦海上作战的经历仅限于对叶调国的海战,航贸军府海军的战斗力可能略显不足。

高情商的说法是提升空间还有很大。

不过再怎么不足,装备和海船摆在那里,对付东海秽人,只要不是客场作战,问题就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