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顺天府,远离了朝廷,便也代表着远离了张居正。和张居正离开这么远,情分自然就渐渐淡了,长期不在张居正跟前,说不定张居正哪天就把他给忘了。还想升官儿?还想回京?那是做梦!所以对于董鸣长来说,被迫离开京城,从顺天府推官变成了龙安府知府,其实是一个相当严厉的惩罚了。事实上,董鸣长被贬官这一件事背后,远远不如他现在向闻安臣说的那般简单。本来,以张居正的能力,以张居正的权势,他手下的人犯了这么一个错处,张居正是完全有能力可以遮掩过去的。而事实上,他也的确这么做了。或许在张居正看来,这个错处都算不得什么错处,都用不着自已动嘴,自然有手下人会替自已做这些事。甚至忌惮于他的权势,都没有人敢提董鸣长这个错处。但偏偏有人提了,那人自然便是曹一夔。曹一夔是主动挑起重审这个案子的人,这件事可说是他推动的,所以对于这件事,他自然就有相当大的发言权。而在破案的过程中,曹一夔和董鸣长这两个人,其实配合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说是轻松加愉快,两人还时常在一起喝喝茶,探讨探讨案情。闻安臣去推官衙的时候,经常能碰见曹一夔在那里。连董鸣长都没有想到,案子刚一破完,曹一夔便翻脸了。曹一夔直接上奏弹劾于他。

大明朝的官场,很多事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很多事在拿到明面上来说之前,都已经在私底下有过一番沟通,角力,博弈。在私底下实在是解决不了的,或者是实在是谈不妥的,两方意见相差过大的,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但曹一夔这一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根本就没有给董鸣长和张居正私底下解决这件事的机会,直接就捅出来了。他是巡按御史,而负责的范围又刚好是直隶这一块儿,所以他管这个事儿,算是正当管。而他弹劾董鸣长的那些罪行,也确确实实是有的。有理有据,让人想反驳都难。若是把董鸣长换作其他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官员,被曹一夔这么一弹劾,直接就会被处置了,少不得一个贬官是有的。但董鸣长的背后毕竟有张居正,张居正岂能坐视自已的门生子弟就这么轻易的被人给赶出京城?再说了,曹一夔弹劾董鸣长,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他可是不允许曹一夔这么轻松得手的。于是张居正暗地里开始发力。只不过,曹一夔背后也站着一个人,便是张四维。张四维正好是想通过董鸣长这件事来引出张居正,来打击张居正的权威,至少也是要让小皇帝对张居正不满之情更胜。而张居正就是明着要袒护自已犯了错的门生子弟,这正好是落入张四维的圈套之中。小皇帝现在年纪也不是那么小了,对于谁犯了错,谁说的是实话,还是分得清楚的。现下张居正摆明了要袒护有错之人,自然就会引起小皇帝的不满。只不过现在这会儿,无论是张四维,还是万历皇帝,都没有正面抗衡张居正的能力。小皇帝不满也没用,到最后拖了差不多有半年,对董鸣长的处置终于下来了,这也是三方妥协的一个结果。董鸣长看似升官儿了,但却被赶出了京城,被撵到云贵川边境一个小小的龙安府来当知府,这么一个结果,是三方倒还都可以接受的一个结果。说起来,董鸣长官阶终归是提升了,毕竟是升官儿了,张居正也没有落了面子,也向外界证明他是可以护得住他的手下人的。而董鸣长终归是被从京城赶出去了,对小皇帝来说,他也觉得董鸣长是受到了一些惩罚的。而对于张四维来说,张居正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强势、强硬,以及蛮不讲理,也引起了小皇帝的不满,张居正这么做正好是落他下怀。如此,这个处置可谓是一举三得,背后却是复杂之极。这也是为何董鸣长升官儿的同时,却是被赶出京城的原因。而董鸣长虽然没有明说,但闻安臣也已经察觉出来了,他一听关于董鸣长这个处置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董鸣长升官了,按理说这是喜事,而背后有张居正的支持,如果他不离开京城,便可以直接入朝堂为四品大员。而若是他离开京城,则是应该会去非常富庶,非常大,经济比较发达的那些府去当知府。而现在升官儿的同时却是被赶到龙安府来了,这是升的同时压一下,褒奖的同时贬一下,这事儿就很有意思了。他对此事也有所耳闻,最起码曹一夔弹劾董鸣长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因此他想了想,大致便已经猜出来一些。只不过董鸣长既然不愿多说,他自然也就不会多问,免得惹得人家不高兴,毕竟问董鸣长这些话,颇有一些在他伤疤上撒盐的意思。 招揽闻安臣笑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董大人,于您来说,从京城离开,来到这龙安府,也未必不是一个好事情。京城风云诡谲,张大人的处境你也知道,张大人现在一心推动改革,而他要改革,得罪的人着实是太多,其中又有不少乃是官员土绅,要么就是官员土绅背后站着的那些家族,可以说几乎是以天下人为敌。您的出身,您也该清楚,您是张居正大人的门生子弟,若在京城,被卷入其中,只怕也会有不小的麻烦。”“而且……”闻安臣说到这儿忽然不说了,但董鸣长明白他的意思,董鸣长心胸还是很是宽大的,他笑了笑,道:“闻安臣,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而且我身份地位太低,只不过是个顺天府推官而已,也帮不上张大人什么忙,对不对?”闻安臣很是尴尬的挠了挠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