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第2/3页)
章节报错
地自容,他摆摆手,不想再多言,道:“让炀儿率一百甲兵,伏于堂后护卫,以备不测。”
辰末,果然如同方胤所料,魏西陵只身前来,没有带护卫。因为是家宴,他也没有戴甲,身着翻领窄袖锦袍,腰束革带,清飒爽利。
他身后的魏瑄,则是一身黑衣,映着苍俊的容颜。
上一回是晚上,方胤看不真切,只觉得魏瑄举止优雅,谈吐得体,现在看来,不禁心折老夫人确有眼光,这青年丰神如玉,望之朗朗如日月入怀。
但相比中原人,魏瑄五官深邃,眼睫浓密,有一种异域的神秘。让方胤不由得就想到了苍冥秘术是否真的那么诡谲可怖?待会儿这个俊雅的青年,真的会当众发狂吗?
冉先生并没有具体说会用何种方式催使魏瑄发狂。
方胤觉得他当时的态度有点故弄玄虚。
东方冉道:“明公可知道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方胤答道:“权力?”
东方冉摇头:“不,是人心。”
他的眼中浮现一线阴晦,“我要让他发狂,只需要扰乱他的心智,此法无形无迹,事后也完全无从查验,明公放心,断不会怀疑到方家。”
家宴设在懿德堂,因为是便宴,所以与宴的人并不多。也就方氏嫡脉的几个子弟作陪。
家宴上,魏西陵依旧话很少,也不会寒暄闲谈,该说的事情交代完了,几乎就是冷场。
堂屋里陷入安静,方胤正有些尴尬,就听魏瑄温文道:“前日我读了《鸿论》,对其中所说的治国之道在举重若轻之说尚有些不解。”
方胤不禁一讶,“你读过我的书?”
方胤是儒学大家,魏瑄这两天把这几年儒学大家的著书,包括方胤的《鸿论》在内,全部读了一遍,他本来就是过目不忘,不仅读了,都通篇背了下来。
“其中有一段,还颇有玄门之义理。”
方胤更加惊讶了,他的书连他自己的亲儿子都没几个看过的,魏瑄不仅看过,还记得那么细致。
接下来的交谈中,方胤更是刮目相看,这孩子对儒学不仅能侃侃而谈引经据典,而且,魏瑄似乎总是能猜中他心头所想,每一句话都说到他心里,让他非常舒服。
不知不觉间,他甚至生出了这孩子博学广识,怎么会是番夷之后?而且他如此明事理,若能继承大统,说不定倒是国家之幸的叹谓来。
方宁在一边看得很是憋恼。
魏瑄这小子巧舌如簧,把父亲哄得团团转,而这老爷子就这毛病,一讨论学问,都快忘了今天还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他起身道:“父亲,府中新来的乐师,收集到前朝失散的古谱雅乐。今日家宴,不妨让他们献技。”
他这一说提醒了方胤,这才收回思绪。
东方冉说过,唯一需要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备雅乐。
古谱的曲子有九首,这些前朝的古谱在战火中失散多年,如今已经没有人当真听过。
方胤客气道:“西陵,你选一曲罢。”
大雍的宴会雅乐分不同等级,帝王、诸侯、士大夫等不同身份,还根据婚礼、祭祀、宴饮等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乐曲。
到了幽帝年间,幽帝偏爱郑卫之音,修改了雅乐的范畴,还被当时的士人构弊。魏西陵是皇族,当然懂得其中的礼度,其实也并没什么可选。
魏西陵道,“云朝和九仪皆可。”
魏瑄从小在宫中长大,对音乐也是精通。可这云朝一响起,他心中就有点微妙的感觉,雅乐多为金石之声,鲜少有丝竹,难道是先帝修改过的版本?
他刚想询问,忽然耳边传来纤弱的如同虫子振翅飞行发出的声响。
这个季节已经入冬,江南的天气如此温暖,居然还有虫子?果然是节令风物和中原大不相同吗?
就在这一念未过之时,他忽然感到后颈传来细微的刺痛,这虫子居然还会蛰人。
紧接着后颈就传来一阵隐隐的麻热,就像酒醉般微醺的热意顺着脊柱一点点往上蔓延。
渐渐地耳边的乐声也变得诡谲起来。
那幽咽的洞箫声不像是从堂上的乐师吹奏而出的,倒像是从更远更幽深的地方传来。
箫声变化莫测,时而如海浪撞击着礁石,时而又如乱雪纷飞,时而如平地旋风急上九霄,时而又如夏日闷雷后雨声纷乱,繁音渐增。
那是雷霆后的一场大雨。
魏瑄眼前出现了一副画面。雨点急急地敲打在寒狱斑驳的墙壁上,墙角下几只蚂蚁沿着缝隙往忙忙碌碌地往高处攀爬躲避急雨。
连天的雨声盖住了牢门打开的锁链声。
昏暗的狱中,案头一点豆灯照着破口的瓷碗,粥搁得久了有点馊。
年轻的帝王默不作声打了个手势,立即有狱卒躬身将那食物换去。
武帝看向简陋的榻上躺着的人。相比照影香的梦境里所见,眼前的人更清削,也更脆弱。
昏暗的灯